Page 50 - 安防19年8月刊_150dpi
P. 50
A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数字城市,可以看作是智慧城市的铺垫,或者说升 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环保、智慧医疗、智
级。从2010年开始,国内一些城市开始率先提出建设“智 能养老、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国土等10个
慧城市”。2012年开始,全国掀起智慧城市建设热潮,许多 领域的智慧工程建设。由于智慧城市涉及物联网、云计算
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并发布了具体的战略规划。 等信息技术,因此,有专家定义: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
但那时,智慧城市大多只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而专家则 联网+云计算。
多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 智慧城市主要有几个关键部分组成:感知层。它的作
2013年,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2013年1月 用是城市信息的收集,主要组成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终
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 端设备,包括传感器、监控摄像机等;网络层。它的作用是
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13年8月5日, 信息的传递和储存,主要由城市的基础网络互联网、物联
住建部再度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网、通信网组成;平台层。主要负责对收集起来的海量信
又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 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应用层。它是智慧城市所必须实现的
试点,共包括83个市、区,20个县、镇。至此,全国智慧城 城市功能保障,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
市试点达到193个。 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无论是感知层、网络层、平台
此后几年,智慧城市一路高歌猛进,发布智慧城市发 层还是应用层,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
展规划的城市迅速超过500个,并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 关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政府已明确指出要推进业务融
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中国已经成为全球 合、数据融合、技术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
最大的智慧城市试验场。 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近十年来,智慧城市尽 智慧城市1.0时代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更强
管一直在风口上,但也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落地。为什么? 调的是“信息化”和“技术”,忽视了技术与人的互动、信
因为缺乏大规模落地的技术支撑。无论是传感还是物联, 息化与城市有机整体的协调,重技术轻应用、重投入轻实
都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智慧城市应用。没有技术支撑,就不 效,公共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市民感知度较差。智慧城市
可能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提升和发展。无论你说1.0、 2.0时代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升级阶段,更强调的是智慧城
2.0、3.0还是4.0,都只是概念和噱头。 市的落地应用。
2017年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智慧 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规模最大、最为复杂的便是
城市落地才开始真正提速。 智慧城市的部署。智慧智慧城市2.0 以“无处不在的惠民服
人们发现,智慧城市最离不开的,是AI。 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精准精
人工智能的成熟应用,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 细的城市治理、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为目标,通过AI场
支撑,让智慧城市从漫长的1.0时代进入2.0时代。 景应用,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建立政府大数
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共享,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落地难,关键是技术支撑
智慧城市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 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宽带泛在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 在智慧城市1.0时代,最常见的“落地”项目不是城
施为基础,以知识社会的创新和智能融合应用为主要内容 市级应用,而是某一领域的小规模应用,或是刻意打造的
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包含 “智慧小镇”。
32 第九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2020年6月深圳会展中心)www.its-expo.com
ದ۽ᇆି JOEE ྒ௹